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详细内容

浅探英语交际课堂与任务设计教学

2014-11-12 14:38:25

当前社会的高信息化要求人们讲话不仅需要规范,而且要具有准确性、逻辑性。较强的交际能力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因此,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课堂教学、操练的目标。这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的交际课堂教学,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一、概念
交际课堂任务是指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和交流时,着重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意义交流的课堂活动。一个完整的课堂任务应包括任务设计、任务执行和课堂评估三个环节。因此任务设计是一个任务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任务包含六要素:任务目标、语言输入、活动、环境以及任务中教师和学习者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输入与互动理论和语言学习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模式。它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外的教学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对教材设计者、教师和语言学习者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我国,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其实践操作方法对于我国的教师而言,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总体上包括交际任务设计和学习任务设计,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交际任务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研究交际任务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1.语用学理论
语言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它主要研究话语意义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语用学理论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提出了理论、方法和一套能遵守的原则。
语用学认为使学生具有交际能力,即在不同语境下熟练地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应成为交际教学的任务之一。
语用学理论为交际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方面启示:
(1)语用学中着重强调的语境是交际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直接影响到交际双方的思想、态度,决定着交际能否顺利推进。在实际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感兴趣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说话者特定的思想感情。这个特定的思想感情正是语言形式和交际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正是这种“听”与“说”双方的互动和对话环境构成了特定的语境。因此,明确语境这种对语言的制约作用,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交际情境,成为教师安排课堂教学时应考虑的一个问题。
(2)语用学理论强调情景语境中的话题是言语交际的关键。话题确立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交际的进行。交际教学应以话题为纽带,把交际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话题的确立应是多元化的、贴近生活的。由此可见,话题确立成为教师实施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之一。
(3)语用学理论还进一步指出,言语交际中参与者的心态、思想、修养,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启示我们在交际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策略,都要兼顾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力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有安全感,唤起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自信和勇气。
语用学理论为口语交际课堂明确了教学的范围。它所主张的注重语境、话题的观点,都是课堂教学中应予以关注的,使交际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率。
2.交际学理论
交际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交际选择、交际决策等问题,基本主张如下:
(1)交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合理地进行交际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思维定式和思想保守,能激发创造思维,使交际活动富有成效。
(2)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目标对交际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制约着交际主体对交际环境及交际策略的选择。在确定交际目标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从个体实际出发进行选择。目标的确定要能够适合个体的年龄、思想和认知水平。其次,循序渐进。选择目标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3)成功的交际活动需要运用恰当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实现交际目标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交际策略确定的恰当,将会使交际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交际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交际进行了分析,它所提出的观点拓展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地组织教案和讲解,而是放在课堂教学形式的设计上,使学生交际训练更真实、更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交际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还应包括生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3.心理学
从心理学理论来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语言表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关系。教师培养学生提高交际能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心理学理论使我们对交际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即它是一门具有教学独立性的课程,它是自成体系的言语活动,侧重于思维结果的具体化和交际效果的现实性,是训练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三、特点与原则
1.相关特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我们可以归纳出交际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即过程互动性、情境真实性和氛围和谐性。
过程互动性是交际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教互学的氛围中,真正承担起具体的交际任务;情境真实性是使学生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中模仿演练,所得到的表达、交际能力有助于他们将来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氛围和谐性,既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又表现为学生个体之间的融洽合作。
2.教学原则
交际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交际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的主导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善于动脑、动口、动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提高课堂交际教学的效率。
(2)系统性原则
交际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教学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内容、具体的方法和多样的途径,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同时,课堂操练时要以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
(3)实践性原则
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活动,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在做中学”的实践性原则,注重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口语交际的话题不但要具有现实意义,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意说,并有话可说。
(4)综合性原则
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英语其他能力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因此,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必须与读写结合,使口语交际练习与其他教学环节密切结合,相得益彰。
四、交际课堂的教学现状与原因
长期以来,交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操练方法陈旧单一、教学内容狭窄等问题。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1.缺乏交际的互动性
过程互动性是交际教学的显著特征,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但现在的交际课,教学过程中交际练习基本上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师生、生生之间不能有效地交流,课堂气氛单调,这样势必降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缺乏个体交际的实践性
课堂上,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理论知识讲解和应对技巧的传授上,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只是观者和听者的身份出现,没能承受具体的交际任务,因此得到的知识只能“储存”,不能进行实践,课堂效果不太理想。
3.缺乏参与的全体性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学生的示范作用无疑是与必要的,但是整堂课如果仅仅局限于几个学生的表演,这不仅有悖于《标准》中的“面向全体”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
4.缺乏交际内容的实用性
交际课堂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生活、不注重趣味性、实用性,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学定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课堂上一直存在着重视以阅读、写作为主的书面教学,而对交际教学却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逐渐成为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的必要素质之一。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也逐步被提上了教学日程。
2.应试教育的影响
考试对教师的教学取向和学生的学习取向有着“指挥棒”的作用。在目前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设计、组织课堂的教学活动原则就是尽量与公开考试的内容靠拢。由于交际在考试中被忽视,使其重视的地位不高。尤其在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把精力放到了能体现成绩的阅读和写作上。
3.教学资源缺乏
要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教师必须要有大量的录音及视频教材做示范,但这些材料在书店很难买到,这既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也局限了教师的授课思路,学生的规范指导与真实演练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五、改进措施
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操练的途径和模式四个板块。教学目标是为口语交际课堂制定教学的方向;教学过程主要是为整堂课设定“基调”;教学原则是使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章可循;操练的途径和模式主要是为课堂教学设计合理的思路,以使课堂操练具有实效。如下将详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两大内容。
1.教学目标
以往交际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大失误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及实施存在着偏差,片面强调口语表达能力的操练,忽视了口语倾听能力,尤其是口语应对的能力。因此,要研究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有必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来制定新的授课目标。
(1)认知目标
在过去的口语操练中,大部分教师一味强调对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忽视了社会交际方面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单纯的口语知识课。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口语交际具体形式、方法、技巧,但不必过多。
(2)交际目标
交际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这是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口语交际课堂注重的是双方互动的语言实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往来交互。教学过程中,交际双方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地对应。因此,交际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的练习。
(3)修养目标
所谓修养目标,就是指口语交际课的德育目标。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理念出发,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人际交往中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品位、道德风貌、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如自信、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仪态大方等。但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有些学生羞涩、拘谨,或漫不经心,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课堂口语交际操练时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良好态度,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实践的指导、教学评价的开展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习得的“过程和方法”,关注这些过程中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教学重视口语的操练,功能直接指交际。口语是手段,交际是目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必须摈弃过去重知识而忽视语境和对象的弊端,运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和模式。
首先是话题的确定。确定恰当的话题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选择恰当的话题,学生才有话可说,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其次是情景的创设。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它在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在情景创设中,应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创设促发学生想象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讨论、辩论的情境。当然,课堂上除了设计这些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我们教师应根据不同话题、具体的教学目标,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最后是注重互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应摈弃以往只单纯进行听说操练,而忽视“交际”这个核心的错误做法。应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促进教学信息的交换。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多种学习方式。主体上,可以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讲的学习方式,或学生表演,学生互评,或是同桌、小组之间的合作操练。从座位上,可以安排秧田式、圆圈式、马蹄式,人数上可以以四人组或六人组为宜。
具体教学相对于教师而言,关键点是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是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
(1)教师要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
有丰富、扎实的心理学、语用学等专业知识做支撑,教师才能在课堂上保持自身优势,掌握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赢得学生的尊重。
(2)教师既要“善说”,又要“善听”。
“善说”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规范、流畅,有启发性、趣味性;“善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说话应善于辨析、领悟,善于在细微处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
(3)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不断完善自我。
教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本身就蕴涵了最有效的交际策略。教师应完善本人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机智等的品质,以文明的交际艺术方式出现在课堂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入,交际课堂中的问题和对策已逐步展开探讨,但交际课堂的任务教学却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因此,本文力求以上述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对交际课堂的任务教学进行思考,为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